《飞鸟集》青春剧离真实的青春有多远
2021-07-08 16:22:52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每年6月7月,毕业季开启。不同年龄段的年轻人都在经历和已经习以为常的校园生活告别,然后开启一段全新的旅程。而每年到了这个时候,社交媒体上的“回忆杀”永远不会缺席。


许多人自发地分享起自己的青春故事,有人分享高中上课怎么躲着老师吃零食最不容易被发现,有人讲了第一次表白的时候被狐朋狗友撞见的社死名场面,有人站在过来人的角度给学弟学妹们各种忠告。

不管是什么内容,每条分享下面总会看到这样的评论:“是我本人了。”“句句说到了我心坎里。”“要是当年我看到这些....”“为什么有种似曾相识的感jio”。这些评论表现出了强烈的共情和理解,这说明分享的故事是具有普适性的。

每次看到这些内容,我都会在心里想:既然每年都有人分享,既然这些故事都那么有共情能力,为什么青春剧的制作团队不直接拍这些内容?为什么现在的青春剧看起来会尴尬和假?

既然要理性分析,当然就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。先谈谈这些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内容,这些内容有几个共性的特点。它们是真实发生过的,它们一定会有让别人印象深刻的情节,它们都是片段化的内容。

上学时期大多数人的目标都是一致的,所以这些个人身上的真实故事也往往发生在自己或者自己朋友身上。但是因为这些故事都是片段化,这意味着每一个分享的故事的主人公有着不同的性别、不同的人设、不同的思维逻辑和不同的时代背景。如果生硬的把故事拼接杂糅,势必会产生反作用。

所以剧方无法直接照搬内容拍摄,但这些故事里有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。它们的故事都在描述自己青春的一小块碎片,以小见大,我们可以感受到真实青春的模样。

再来说现在的青春剧。中国不是没有制作过优质的青春剧。比如说早一点的《十七岁不哭》、《将爱情进行到底》、《十八岁的天空》。



再到最近的《最好的我们》、《你好,旧时光》、《风犬少年的天空》、《一起同过窗》等等。


这些青春剧虽然描述的阶段不同、故事主人公不同,但内核都体现了青春的特性,都展现了当下那个时代大背景下一小群青少年的故事。究竟什么是青春,什么是现在这个时代年轻人的青春,这是剧方需要去思考和整理的。

有些青春剧,打着青春的名号,简单粗暴地把青春和狗血、不成熟、冲动等内容画上等号。确实这些是青春的一部分,但并不能代表着正在成长和探索自我边界、完善自我认知的年轻人没有思考能力,没有自己解决事情的方法。


《飞鸟集》这部剧作为青春剧来评价,优点和缺点都比较明显。优点是主创并没有“看扁”这些年轻人。在这部剧里几个年轻人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和专业知识开发一款社交APP;他们会勇敢揭露有些成年人丑陋的行径和嘴脸,维护自己内心的正义;他们也有可能懂得如何察言观色,懂得如何借优势上位,用手段帮助自己爬的更高。


主创并没有把年轻人局限在恋爱、家庭等层面上去展开故事,而是展示出了更多在商业、职场、创业等方面的能力和空间。当然恋爱和家庭的部分剧里也没有放弃,尤其是对于原生家庭的刻画,可以说是短小精悍,但发人深省。不同的原生家庭折射和影响了不同孩子的性格和行动轨迹,这一点也是本剧非常细节的点。


再说这部剧的缺点,其实与其说是缺点,不如说是遗憾和不足之处。首先是故事涉及的内容和体量都比较大,是个群像戏,前前后后一共有20个左右的主要角色出现。在一个40集的故事体量里,势必会出现有些角色被边缘化,被工具人。其实能感受到主创想要在这部剧里传达很多价值观,展示多面的青春。但确实体量受限,有些内容只能点到为止。

其次是置景等内容,能看出来是有些过时的。毕竟一部三四年前的剧,无法和现在相比。但是剧情本身探讨的问题,还有提到的社交APP都并不过时,可见主创在剧情设置上的巧思和超前性。

总的来说,《飞鸟集》是一部有着独特气质的青春剧,它没有重点刻画校园里的内容,而是展现了年轻人离开校园踏入社会这个阶段发生的故事。这段内容也确实是目前青春剧很少踏足、很少做出彩的地方。这部剧靠着严谨的剧情和真实合理的人物刻画,让我们看到了青春剧的另一个可能性。

青春剧到底和青春有多远?希望我们能在未来看到各种复杂躁动,但却多样缤纷的青春故事。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